制造 > 铣削 > 表面铣削 > 在表面铣削中使用参数
在表面铣削中使用参数
可使用参数“步进深度”和“切削次数”指定多个深度的切口。系统将根据“步进深度”计算切口的数量,并与“切削次数”进行比较,使用其中的较大值。如果只需要一个具有整个深度的切口,可将“切削次数”设置为 1,将“步进深度”设置为一个相对较大的值 (大于要移除的坯件的厚度)。
下图显示了工件下部的表面加工,其中步进深度 = 10 (大于零件厚度),切削次数 = 2。
1. 跨距
2. 进刀运动
3. 超程运动
4. 退刀运动
* 
对于“装配”加工或没有几何形状的工件,这些参数具有不同的含义:“切削次数”确定层切面数量,“步进深度”确定两个层切面间的偏距,即第一个层切面将相对选定的面偏移 (切削次数-1)*步进深度。
每一层切面的切口数量也使用类似的方法,由“跨距”和“加工路径数”的参数组合来确定。但是,如果“加工路径数”被设置为 1,“跨距”的值将被忽略,并且每一层切面仅走刀一次。当使用的刀具足够大时,这一点将很有用。
在下图示例中,“入口边”=“引导边”,“间隙边”=“棱”且加工路径数 = 1。刀具生成一个切削走刀。刀具的进刀运动 (1) 等于“进刀距离 + 起点超程 + 刀具半径”。退刀运动 (2) 等于“退刀距离 + 末端超程 + 刀具半径”。
“底部允许余量”参数用来指定表面铣削曲面上的允许余量。默认值破折号 (-) 会将底部允许余量设置为 0。
使用参数“起点超程”和“末端超程”,刀具路径可越过选定曲面边进行延伸。参数“进刀距离”和“退刀距离”分别应用于进入层切面的“第一进刀”和退出层切面的“最后退刀”。需要时可将参数“进刀进给量”和“退刀进给量”指定给这些运动,否则将使用“切削进给”。所有这些参数都相对于刀具上的某一点来测量,并由“入口边”和“间隙边”的参数值来定义。
* 
当将“工件修剪”参数设置为 YES 时,会针对“间隙边”和“入口边”参数考虑值“中心”。会忽略其他值。因此,会使用刀具中心来测量进刀和退刀运动。
下图显示了当“入口边”为“棱”且“间隙边”为“引导边”时基于参数值的进刀、退刀和超程运动。
1. 参考零件(选定面)
2. 刀具
3. 进刀距离 + 起点超程
4. 末端超程
5. 起点超程
6. 末端超程
7. 退刀距离 + 末端超程
参数“间隙边”用来指定刀具离开材料时,使用刀具的哪一点来计量退刀运动和超程运动:
HEEL (默认) - 刀具的跟部。
CENTER - 刀具中心。
LEADING_EDGE - 刀具的前缘。
参数“入口边”同样也用来在刀具进入材料处测量其运动。它具有和“间隙边”一样的值 (“引导边”是默认值)。
下图显示由“间隙边”决定的超程运动。
1. 参考零件(选定面)
2. 工件
3. 刀具
4. 间隙边 = 棱
5. 末端超程
6. 间隙边 = 中心
7. 末端超程
8. 间隙边 = 引导边
9. 末端超程
整个零件用来计算工具间隙。即,当“入口边”为“引导边”或“间隙边”为“棱”时,刀具将与零件的整个截面相切 (如下图所示)。
1. 刀具
2. 零件轮廓
3. 切削运动
此 NC 序列用于表面铣削工件;因此,对内部岛或相邻壁将不进行过切避免检查。
这对您有帮助吗?